彩色小島-義大利的布拉諾(Burano)
美麗的布拉諾小島上,也有三條運河貫穿,分成五個區域,滿是色彩的房子,
也映到小運河上。
布拉諾島(Burano)是義大利威尼斯潟湖上的島嶼,以蕾絲紡織聞名於世。
布拉諾島距離威尼斯7公里,從威尼斯搭船需花費40分鐘才能抵達。
這兒也是威尼斯的一部份,當然也有美麗的面具。
布拉諾島也有人叫做蕾絲島,因為這裡有手工的蕾絲工藝。
不過現在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色彩的房子。
彩色的房子由來的傳說之一是這裡很容易產生大霧,這邊是威尼斯的舄湖區,
居民大部分都是靠捕魚為生,倘若房子漆的很鮮豔,
漁夫就可以很容易辨識自己的房子啦!
彩色的房子由來的傳說之一是很久以前,幾百年前吧!!這裡有鼠疫,需要用
白色的熟石灰進行消毒,為了避免他人認為自家有鼠疫,所以就把房子塗成別
種顏色哩!!
應該是站在Via Baldassarre Galuppi 這條街上,
旁邊好多商店林立。
小小的布拉諾島,被運河切割成五個區域。
在威尼斯,水上交通工具與生活密不可分。
簡單的建築,簡單的顏色,造就出樸實的感覺。
義大利威尼斯的布拉諾島
夕陽西下,從布拉諾回聖馬可廣場需要到慕拉諾轉乘,可是我在慕拉諾錯過了,
因為我看不懂義大利文,只好先搭回聖露西亞車站。
當然也錯過了在聖馬可廣場看夕陽的機會,這一張是從慕拉諾回威尼斯島的夕陽照片。
彩色小島-義大利的布拉諾(Burano)
當計畫來到威尼斯旅行的時候,除了參加面具嘉年華外,
布拉諾島更是不可錯過。
威尼斯市區涵蓋義大利東北部亞得里亞海沿岸的
威尼斯潟湖的118個島嶼和鄰近一個半島。
這個鹹水潟湖分佈在波河與皮亞韋河之間的海岸線。
威尼斯曾經是威尼斯共和國的中心,
十字軍進行十字軍東征時也曾在這裡集結,
而且也是13世紀至17世紀末一個非常重要的商業與藝術重鎮。
威尼斯潟湖Laguna Veneta - 總面積約550平方公里,
其中島嶼面積約佔8%,永久水域面積佔11%,
其他約80%的面積為灘涂。該潟湖是地中海區域內最大的濕地。
可能是面具節,所以從聖馬可廣場可以直接搭乘水上巴士先到慕拉諾島。
(MURANO),再轉乘至布拉諾島。大概要一個多小時。
到了威尼斯的第一天,早上還是陰天,有點飄雨,
中午之後,開始放晴,那麼就直接去布拉諾吧!
此時聖馬可廣場到處都是變裝的表演者,小小的街道擠的水洩不通,
就好像台北的士林夜市。
圖片中是威尼斯的水上巴士,就是要搭這個船到慕拉諾島。
這是朱提卡島旁邊小島的聖喬治馬喬雷教堂,其實也分不清是海道,還是海域。
出了聖馬可廣場,沿著麗都島,就往北走了。
回頭看聖馬可廣場及聖馬可大教堂。
方形浮在海上的建築物,就是巴士站。
船舶而言,就是浮動碼頭,可是講水上巴士站比較親民。
過了若干分鐘,大概要四十分鐘吧
就已經到了慕拉諾島。(玻璃島)
慕拉諾島的碼頭有兩個,其中一個旁邊就是燈塔了。
好大一根的柱子。
讓我想到聖鬥士星矢海王篇,就是有七根大柱子。
一下水上巴士站,旁邊就有賣面具的攤販(介於碼頭跟燈塔之間)
不過在這個島是感覺不到面具嘉年華的歡樂,畢竟這裡是以製作玻璃聞名的地方。
一個面具大概五歐到二十歐不等。
其實全世界都有在賣各些面具,義大利各地也是喔!!
真的要買很精緻的面具,還是要回威尼斯本島才看的到。
大創一個是39台幣。
旁邊的玻璃製品小店,買伴手禮的好地方
從慕拉諾換乘水上巴士到布拉諾島,途中還經過一個廢棄的屋子。
真的就是建築在一個很小的島上,以前曾經是很大的島嗎?
不然漲潮的時候應該會淹過去。
威尼斯一帶都是瀉湖,所以深度不是很深,航道上放置木樁,
我想只要辨別這個木樁,就不會迷失。
到了布拉諾島,手上並沒有地圖,就靠著感覺走著走者。
記得以前有一種旅行,叫做布朗運動。
以前修普物的時候應該有提到 。
布朗運動是在1827年英國植物學Robert Brown
利用一般的顯微鏡觀察懸浮於水中由花粉所迸裂出之微粒時,
發現微粒會呈現不規則狀的運動,因而稱它布朗運動。
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微粒所作的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
那麼類似布朗運動的旅行,就是隨機隨興的觀察。
到布拉諾的季節是冬季,因此樹葉都掉光了,
剩下他的果實。
有時候會很想認識各種植物,可是卻又很懶得去找資料。
像是我去爬山,總是想買一本圖鑑,可是資料很不好找,
然後就停止了,靜止在那邊。
布拉諾島的碼頭的外面,是一個廣場,有一個小公園,
一到這邊就已經可以看到很多有顏色的別墅了。
順著人潮,走進一條巷子,從地圖上看來,應該就是Viale Marcello ,
記得兩旁都有賣蕾絲的商店。
沿著Viale Marcello步行,有商店,有住家。
窗台上放了一盆花,也許是假花,可是當看到這樣的佈置,
與台灣台北截然不同的風格,於是相機的快門就按下去了。
短短街道的盡頭,就是運河了,這裡的船,並沒有很大,
大概就是三四米長而已,也許這裡是瀉湖,
風浪不大、水也很淺,這樣的船型,就可以讓這裡的人豐衣足食了。
整個布拉諾島,雖然看簡介是說由三個運河,切割成五個區域,
但是他的形狀就像是一個橫躺的馬鈴薯那樣,第一條運河,從上半部的中間貫穿,
從下半部的中間出來,所以這個島就被切割成兩個區塊了。
在右半邊的部分,靠近下方的區塊,又有一條運河橫切,
又把右半邊區分成兩半,但上半部比較大,約佔了2/3的部分。
大教堂、市政廳都是在右上半部分。
就我自己的觀察而言,島上的運河呈現一個左倒90度的T型。
運河的兩旁填滿了房子,所以可以看到每一個人拍的照片,
都很漂亮。
因為這裡本質上就很美麗,所以怎麼拍,都很漂亮。
同樣是把衣服掛在外面,
在中國上海,就是文明低落的象徵,
可是在這邊,就會當作是居民生活的一部份。
記得以前去同里、周庄等,有人會說周庄很商業化,一切都是人為的。
可是到了同里,街道上有摩托車、冷氣機、當然也有人曬衣服。
有人的地方,會讓這裡看起來是活的。
但有時候卻又失去古的味道,
還好在這邊,不須要時間的歷練。
這裡是彩色島阿!只要給我色彩就好了
兩棟房子的交界,也有一個小橋可以通行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