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attachment
描述一種人格特質,而我剛好與之相反
想到我家的小鳥,類似的文章曾經寫過,但不知為什麼
又想要在提一次.

開始養小鳥大約是我唸研二那年(2002),我妹在醫院工作
帶了兩隻雛鳥,從沒有羽毛,看著長大.
小鳥的生命非常脆弱,曾經看著小鳥在我的手中死去.
即使是小生命,也讓我很震撼.

一隻小鳥也許會孤單,會在找一隻小鳥陪著他.
在2006年1月,一隻很可愛的小黃小鸚鴿,因為生病而死亡.
我們看著他長大,也知道他的個性,以及帶給我們愉悅的催化劑.
遇到死亡,心理會沉重也會難過.

沒有多久吳媽媽在公園溜咪魯的時候,一隻藍色小鸚鴿
停在我媽媽的肩膀上,很奇妙,就這樣帶回家養了八個月.
直到他離開家裡飛走了.

暫且稱之小藍No.3,在我家裡,藍色的小鳥,都會追尋自由
而飛離.

雖然不是從小開始養,但也都有獨自的特質.
如同死亡,離開也是會感傷,但衝擊並不是那麼大.

小黃死了之後,小藍No.3不經意造訪我家,也許是為了
失去小黃的傷痛,而當悲傷逐漸遠離,他也完成使命而離開
緣分就是那麼奇妙.

回到unattachment,家人很容易對予生命作一個釋懷
尤其是我老爸.
而我卻想要到附近的公園找尋其蹤跡,甚至在陽台
企盼他能夠再飛回來.
會擔心肚子餓,被大鳥吃掉.

我覺得小藍No.3就這樣飛走了,對於我們真的很殘忍,
過去的傷痛好不容易撫平,而新的關係與心思也建立,
就這樣又被抽離,對我而言很難接受.

朋友與家人告訴我要懂得去,(好難的議題)
這段時間一直往這方向努力.
我太過attachment.
即便只是短暫的相處,飛走也好久了
只不過是生命中的一個逗點,
但還是會有漣漪,而現在心理就被掀起漣漪
才會想要寫這些事情.

小藍No.3總覺得與他的相遇,也許是上天的安排
離開之後,飛去更需要他的地方.
抑或是又去找尋可以對他更好的主人.
思念並非在失去之後才會有的
已經建立的互動模式鑲嵌在彼此的生活中

但離開的,是要遺忘的,時間會帶過一切
只不過心理的漣漪只是小水滴掉落平靜的湖面,
而非石頭落下激起大量的水花.

就想起在書本裡的楓葉,日子過去了
儘管顏色逐漸褪去,偶然翻起,亦會動容.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卡夫卡 的頭像
卡夫卡

kafka

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