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到誠品書局
隨手拿起一本書
遇到書就像遇到人一樣,是一種緣分

這一本書只有141頁
字的間距頗大
看起來很輕鬆
也很快就看完(30-40分鐘左右)

怎麼說呢?
這一本書不像是治療失戀人的書
反而會更容易令人陷入

主角伊莉莎白一開始的心情
她會到前男友常出沒的地方,去等待著
失去了男友,好像所有的重心都失去了

遇到警察阿尼
白天是清醒的,晚上卻又迷失
永遠沒有辦法從婚姻走出來
一直認為婚姻是還存在的

警察的前妻
並不是不愛他
而那是他們可以相處的方式
少了他,生活即刻缺少了什麼

傑瑞米
媽媽跟小孩子說,萬一跟媽媽走失了
別急著去找媽媽
待在原地,媽媽自然就會回來找妳了
於是傑瑞米守著他們當初一起經營的小店

她,的確也回來,但只停留一下段時間
訝異這家店還在,也只不過是抱著懷念的心情
一瞥

之前朋友跟我分享一篇網誌
我覺得寫的很好

http://www.renata.idv.tw/index.php?load=read&id=181
節錄他幾段話

有一天,當愛情失去時,當心愛的人離開時,我們痛苦,
不一定是因為沒有這份愛情不行,不一定是因為沒有這個人我們活不下去,
我們想追回愛情,想追回那個人,常常只是因為我們就是這麼樣的痛苦,
而我們不想再繼續痛苦下去。

我們以為把破碎的黏接起來,把走遠了的拉回來,
是消弭痛苦的唯一方式,所以耽溺於追索和挽回,
來回反覆,直到這樣的耽溺沒有消弭痛苦,卻先消弭了我們自己。

愛情消逝的瞬間,情人轉身的剎那,我們的世界是同步崩塌的,
那些支撐的樑與柱,那些依循的圭與臬,突然都成了海市蜃樓。

不被愛了的人,是次等的人,是壞損的人,是錯的、是不好的、
是糟糕的,不被愛了的人,就是像我們這樣的人。

我們這樣想,我們這樣以為,而且讓這些句子這些話,
夜以繼日地在腦子裡轉,轉出深刻的痕跡來,那些痕跡慢慢地變成了真實的折磨,
開始無止境的鞭打,在我們的心上。

如果是這樣,那就真的沒有翻身的機會了,即使我們勉強把自己變成另外一種人,
另外一種我們承擔不起也假扮不了的人,也不能逆轉愛情消逝與情人轉身的事實。

還愛著的時候,什麼都別怕,拼了命地去愛,不管對方怎麼想,什麼都不要擔心,
只管不斷不斷地付出,瘋狂地去愛著。

可是一旦決定不愛了,決定喊停了,句點要寫得明確,休止符要畫得清清楚楚,
自己心理,要有徹底遺忘和被遺忘的決心:你得忘了對方,忘得乾乾淨淨,
要先忘得乾淨,才有辦法重新記憶;你得準備好被對方遺忘,
忘得徹徹底底,你得先被忘得徹底,才有機會重新誕生。
愛情裡也需要「裸退」,不然,如何能有海闊天空的新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卡夫卡 的頭像
卡夫卡

kafka

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