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司馬台東段,一直爬到照片的盡頭

司馬台段長城以吊橋分為東西兩邊
西共有18個敵樓,延綿起伏爬起來比較不累
東目前只開放到第12個敵樓
吊橋過去皆是上坡
連爬12個敵樓(每個約500m)

早晨六點已經從金山嶺那邊爬過來
走過司馬台西段
在金山嶺尾段還有查票員
會蓋一個已經使用的章

在某一個敵樓裡會有司馬台的售票員
他們都說我們三個人是今天第一位客人

過了司馬台吊橋略作歇息
同行的王猛問我要不要爬完整段司馬台長城

圖(2)同行者 王猛

我想都來了 衝一個
在E1休息至10:30開始向上衝
不過我的體力真的不行了
每爬至一個敵樓 都要休息五分鐘
就這樣11:30衝到最後一個敵樓
中間我的水只剩下一點點
問問路邊的大嬸水多少錢 他答:10 rmb
漲了10倍
司馬台東段幾乎都是一直再爬
山底下有一個廢棄建築物
實在煞風景 加上自己體力也不行了
就沒照什麼照片

終於到了E12,過去就是望京樓
但還未整修,禁止通行違者要罰200RMB
不過那一段應該會很棒

圖(3)後面是告示牌


圖(4)過去就是望京樓

走下山的時候!!大腿開始抽筋
也是每走到一個敵樓 就一定要休息
王猛依然健步如飛 就自己先走
我慢慢痛苦的走了下去


圖(5)腳抽筋 在休息

13:00小面準時來接我們回民宿吃飯
可是回到民宿一下車 腳又抽筋了
當場蹲在那邊
大嬸阿婆大概都笑翻了

此時遇到輔大歷史系的教授
來古北口還遇得到台灣人
真是特別


圖(6)我與司馬台的碑文合影

圖(7)

司馬台的介紹

司馬台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68,又經薊鎮總兵戚繼光和總督
譚倫加固. 這段長城位於河北灤平縣與北京密雲縣的交界處,
距離密雲縣城70公里, 是萬里長城中最險要的一段
司馬台長城的東段有16個敵樓 為了安全 只開放到no.12

值得一看的是與西側金山嶺長城用吊橋相連的一號城樓樓
他的磚砌特別窄 每升到一定高度 長城便砌出一個磚台
磚台在面向關外和登城方向上都修築戰牆
上面佈有射孔 這樣即使敵人攻上城來
士兵依然有險可依 有牆可護 給予上城的敵人致命打擊
這種面向上城方向 垂直於長城修建的戰牆稱為障牆


圖(9)障牆


司馬台長城
獨具 險 密 奇 巧 全 五大特點的司馬台長城
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
司馬台長城盡精微 至廣大
是我國唯一一段保留明代原貌的古長城
司馬台長城是萬歷年間 著名將領戚繼光親自督建時所獨創
他集萬里長城的各種特點於一身
許多樣式絕無僅有
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讚譽: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
而司馬台長城又堪稱中國長城之最(聽聽就好)



此段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司馬台長城以峽谷分為東西兩段
跨谷索橋似長虹橫貫東西
西段山勢平緩
20座敵樓至今保存上好
將軍樓上玉麒麟浮雕 匠心獨創 栩栩如生
長城如金龍盤踞 蜿蜒起伏 氣勢磅礡

東段長城更顯奇妙
在千米山峰之巔密佈15座敵樓
仙女樓建築精美 白玉拱門上刻有開蒂蓮花浮雕
且有美麗的傳說
過仙女樓即是長不逾百米 兩側斷厓絕壁
卻只有一磚之寬的天橋 能過此橋者 實為登城好漢

位於陡峭的峰巔危崖之上 一道通天石梯—天梯
與之緊密相連的便是素有北京市文物至高點之稱的 望京樓
此樓海拔986米
登上望京樓東看霧靈積雪 西望長城雄姿
北觀塞外風情 南眺京城燈火
崢嶸氣象 令人眼開胸闊

司馬台長城的自然景觀奇特
地勢險要 與其他長城段大不同
這裏戰牆與障牆交錯 單邊還雙邊勾連
大小天梯縱覽 就是長城中的文字磚也是
陰文陽文同時呈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卡夫卡 的頭像
    卡夫卡

    kafka

    卡夫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