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門

這是第幾次造訪雷門呢?
淺草寺前的大燈籠
應該是這輩子第五次
第一次是在2000年的九月,還記得那年的中秋節正走在中野的路上
-->升大四的暑假
第二次是在2002年的七月,那天東京正遇到颱風來襲的前夕
-->升研二的暑假
第三次是在2005年的十月,跟一起受訓的泰國朋友過來
-->工作後第一次至日本受訓
第四次是在2005年的十一月,凌晨沒有電車,只好從上野慢慢步行到
淺草寺,經過秋葉原抵達東京車站,那時候也只不過是凌晨三點。
第五次是在2008年的十月,雙十之後的兩天
-->29歲時
雷門一直給我很大的印象,就好似這是東京的代表物之一
都會推薦朋友過來這兒,就好似來台北要去一趟行天宮之類的
這次來雷門,心理其實很開心也很豁朗
現在的照片,與2000年那次對照起來,還真是成長不少
也改變許多,由中分的大學生到工作將近四年的社會人士
已經脫離學校,也脫離中分頭時期的大學生活
(不過頭髮長了,還是容易跑中分)
將那一張與雷門合照的我,翻拍即可看出一些的改變
臉上的皺紋也隨的歲月而增加


身後的建築物依然沒有改變
就如同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前那樣沒有改變
而未來的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後也不會有改變
但是
八年前的我、現在的我、未來的我,又會有什麼變化呢?
八年前的理想是什麼?帶著怎麼樣的心情來到雷門前
現在的我,為什麼要再來雷門前,又是怎麼樣的心境
看著照片,也就逐漸翻起沈澱在很久遠的情緒
其實旅行的意義並不是"傳達出那種淡淡的哀與愁,
也不是封存過去的回憶
旅行的意義是"Way back into love"
可以創造出更美好的記憶與映象。

這是第幾次造訪雷門呢?
淺草寺前的大燈籠
應該是這輩子第五次
第一次是在2000年的九月,還記得那年的中秋節正走在中野的路上
-->升大四的暑假
第二次是在2002年的七月,那天東京正遇到颱風來襲的前夕
-->升研二的暑假
第三次是在2005年的十月,跟一起受訓的泰國朋友過來
-->工作後第一次至日本受訓
第四次是在2005年的十一月,凌晨沒有電車,只好從上野慢慢步行到
淺草寺,經過秋葉原抵達東京車站,那時候也只不過是凌晨三點。
第五次是在2008年的十月,雙十之後的兩天
-->29歲時
雷門一直給我很大的印象,就好似這是東京的代表物之一
都會推薦朋友過來這兒,就好似來台北要去一趟行天宮之類的
這次來雷門,心理其實很開心也很豁朗
現在的照片,與2000年那次對照起來,還真是成長不少
也改變許多,由中分的大學生到工作將近四年的社會人士
已經脫離學校,也脫離中分頭時期的大學生活
(不過頭髮長了,還是容易跑中分)
將那一張與雷門合照的我,翻拍即可看出一些的改變
臉上的皺紋也隨的歲月而增加


身後的建築物依然沒有改變
就如同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前那樣沒有改變
而未來的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後也不會有改變
但是
八年前的我、現在的我、未來的我,又會有什麼變化呢?
八年前的理想是什麼?帶著怎麼樣的心情來到雷門前
現在的我,為什麼要再來雷門前,又是怎麼樣的心境
看著照片,也就逐漸翻起沈澱在很久遠的情緒
其實旅行的意義並不是"傳達出那種淡淡的哀與愁,
也不是封存過去的回憶
旅行的意義是"Way back into love"
可以創造出更美好的記憶與映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