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船之下水階段
以驗船師的角度來看新造船
大概可以下列所列當作幾個重要的節點
1.開工(切割鋼板)
2.安放龍骨(建造中以達5%總噸)
3.下水(水線下結構皆已完成)
4.試車
5.交船
其中以安放龍骨、下水、交船這三個點最為重要。
因為新造船舶的費用是很龐大的。
所以分別在這三個節點買方會分別付款給船廠。
一般來說新造船起始階段都在船塢,就類似一個大臉盆
把水抽掉,船段在裡頭安裝,等船殼及其重要結構都弄得差不多
再把水灌滿,船浮起來就可以拉出去了。
當我第一次在這個船廠隨意走的時候,發現這個船廠沒有大的船塢
船段都在船台建造。
所以這邊下水,是滑道下水。
以前在念造船原理的時候,就有強調滑道下水,在安裝時,
要特別注意樁的分佈。
避免應力造成結構的不穩定性。
台灣有很多小船廠,並沒有船塢,也是在滑台上建造。
不過之前我看過的都是超小的船,港勤船、關艇、拖船
這種也沒有所謂的下水,大概放到水裡頭,就已經造好了。
今天下午船廠剛好有一條船要下水
每一個船廠對於這三個節點重視程度不一樣
像是在台灣高雄中船,就比較重視安放龍骨
會擺出大陣丈,祈求平安(話說邪門之事還是有)
這一個船廠在下水的時候,會請買方的大官來行破瓶儀式。
下水儀式於下午五點舉行。
中午過後,船廠的人員就開始準備。
包含彩球、音響、國旗、滑道設備等等。
把要擲的瓶,先安裝好
下水前的準備
要將船推一下的油壓裝置
沒想到水下還是有軌道,不過不是都會浮起來嗎?
也許是要收受滑道的裝置,不然掉到海裡,也很難打撈
\
將彩球掛上
約五點,船廠的高層及買方大官,都一起到觀禮台。
然後舉辦了一些儀式(說不太上口)
播放日本國歌,並升起日本國旗。
之後將滑道上防止船舶移動的設備移除,就開始破瓶儀式
觀禮台
唱完國歌,升完國旗
移除止滑裝置
當瓶子打破時,船艏前有一個油壓設備會去推滑道
此時船舶開始往下滑,大約20秒,就滑至海面上。
一開始不明白會什麼船台上要有一些類似貨櫃的盒子
實在是擋住我的視線 ,大概有六個吧~
在下水的同時,那六個箱子(各重達260噸)
原來是要拉住船舶,避免他繼續飄移。
下水的影片分享(移到前面去了)
重達260頓的箱子
原來是用來煞車用的
船舶下水,不到30秒,就完成了。
而且轟隆轟隆很有氣勢。
今日遺憾之事
1.沒看到日全蝕(下雨天)
2.沒看到日本平的花火